资讯 | 90%-ag九游会官网
导读:爱泼斯坦-巴尔病毒(ebv)是淋巴细胞潜隐病毒家族的双链dna病毒,它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原因。它还与各种非恶性、恶性前和恶性的爱泼斯坦-巴尔病毒相关的淋巴增生性疾病相关。据估计,每年约有20万例癌症病例归因于ebv。
近日,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don cleveland教授团队在nature发表了研究论文。这项研究首次描述了爱泼斯坦-巴尔病毒(ebv)是如何利用人类基因组的脆弱位点导致染色体断裂、引发癌症,还同时降低人体抑制癌症能力的。研究也首次证明了如何选择性地诱导脆弱dna位点的断裂。
研究背景
每个人的基因组或全套基因都是脆弱的位点,特定的染色体区域在复制时更容易产生突变、断裂或空白。有些是罕见的,有些是常见的;所有这些都与疾病有关,有时是遗传性疾病,有时不是,比如许多癌症。
研究过程
在这项最新研究中,研究团队将重点放在ebna1蛋白上,这是一种持续存在于感染了ebv的人体细胞中的病毒蛋白。之前的研究表明,ebna1会在ebv基因组复制起始处与特定基因组序列结合。
这项研究发现,ebna1还在人类11号染色体的一个脆弱位点结合了一簇ebv样序列,在那里,蛋白质丰度的增加会引发染色体断裂。此外,ebna1能够抑制p53基因,而p53素有“基因组守护者”之称,在控制细胞分裂和细胞死亡中起着关键作用。在正常情况下,p53能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,而突变的p53则与癌细胞生长有关。
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人类的基因组测序数据。在涵盖38种癌症、近2500份全基因组测序数据中,他们发现,与eb病毒密切相关的鼻咽癌病例中,11号染色体上均密集出现结构变异;其他携带eb病毒的肿瘤样本中,11号染色体重排现象也很常见。
研究结果
研究者表示,对于一种对大多数人无害的无处不在的病毒,识别易患潜在感染相关疾病的高危人群仍是一项持续的工作。这一发现表明,对ebna1诱导的11号染色体片段的易感性取决于对潜伏感染中产生的ebna1水平的控制,以及每个个体中11号染色体上ebv样序列数量的遗传变异性。展望未来,这一知识为筛查ebv相关疾病发展的危险因素铺平了道路。此外,阻止ebna1在11号染色体上的这一序列簇上结合可以用于预防ebv相关疾病的发展。
(来源:)
参考资料:
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586-023-05923-x